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EN

CPD Seminar 2025

2025年7月26日

本次研討會以為「澳門歷史遺產與現代建築的結合」題,由澳門建築師協會主辦,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協辦,並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支持,假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大樓(N座)報告廳舉行。邀請了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教授、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范悅教授及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會員張鵲橋博士擔任主講嘉賓。研討會聚焦三大主題:「宜居環境視野下歷史景觀研究」「基於安全韌性的粵港澳大灣區住區建築品質提升」,以及「澳門建築文化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研討會旨在匯聚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從理論到實踐,共同探討歷史與現代交織下的城市發展與建築可持續路徑,推動人文、技術與遺產保護的融合創新,為大灣區城市品質與文化建設建言獻策。本次研討會亦是「澳門世界遺產與當代建築研修課程 (第二期) 」的活動組成部分之一。


2025年6月21日

A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會理事張巧娟建築師從1990年開始在澳門從事建築師的工作,對於建築設計及澳門建築條例有相當的經驗。張建築師以「築夢澳門」為題,介紹其負責設計的澳門旅遊大學望廈校區兩大項目——啟思樓及望廈迎賓館改善工程。啟思樓為一座多功能教學樓,涵蓋禮堂、體育館、教學空間及屋頂花園,於有限用地中高效整合多樣功能。望廈迎賓館改善工程則基於歷史兵營建築,在保留原有客房結構與特色的基礎上,增建無障礙設施及電梯,提升現代適用性。透過現場實地講解,張巧娟深入分享其設計理念與實踐經驗。


2025年4月25日-26日

由澳門建築師協會主辦、遠東幕牆(澳門)有限公司贊助的「粵港澳大灣區建築考察」於2025年4月25日至26日順利開展。本次考察團由會員大會主席梁頌衍擔任團長,副主席兼資深委員會主席馬若龍、理事會理事長蔡韻璇、副理事長鄔劍琴,聯同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副會長王宗勝及業界建築師代表等一行18人,深入探訪大灣區重點建築企業與文化地標,促進跨域專業交流。考察首日,團隊赴遠東幕牆(珠海)有限公司實地觀摩幕牆製作全流程,並獲設計總監陳新能、總經理呂文睿熱情接待和講解。協會理事長蔡韻璇表示期待未來與遠東幕牆在綠色建材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次日,團隊到訪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李巍,集團總經濟師、董事會秘書李鵬等展開座談,重點探討舊城活化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策略。 會員大會主席梁頌衍強調:「永慶坊等改造專案將歷史文脈與現代功能有機融合,其經驗對澳門城市更新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計劃建立長效交流機制推動成果轉化。」考察團先後參訪佛山順德和美術館、廣州永慶坊、聚龍灣城市客廳及新鴻基地產·峻鑾等項目,從文化傳承、社區營造、商業綜合體開發等多維度汲取靈感。 作為澳門建築行業年度重點活動,本次考察通過企業參訪、學術研討、專案踏勘複合模式,助力業界把握大灣區建設、都巿更新的機遇,為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資深委員會主席馬若龍總結本次考察不僅加深了對灣區建築前沿趨勢的理解,更搭建起多方協作的橋樑。 協會將持續推動此類跨域對話,為澳門建築界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2025年5月28日

澳門建築師協會舉辦一場題為「建築:走失的現代性」的網絡研討會,邀請了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築師、及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分會理事會理事馮果川建築師作主講。現代主義建築在中國是一種精神性追求還是美學選擇,抑或是一種掩飾?馮果川建築師試著去理解現代主義建築的內核(現代性)與現代主義建築的關係。從現代性思想的演變和現代建築的歷史出發,可以揭示現代主義的建築實踐與現代性之間有複雜的糾纏,揭示現代主義建築對現代性的背叛與偏離。回到中國當代建築實踐中,這種偏離(犬儒、投機、虛偽、媚俗、等等)扭曲的背後,有著更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許在中國當下的脈絡中重新用現代性作為一面鏡子來觀察,可以為中國的建築實踐找到一些不同的理解。


2025年5月7日

澳門建築師協會邀請墨泰建築主持建築師/高級合夥人、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WACA)常務理事沈馳建築師主講「氣候塑形與平凡再造」講座。講座假澳門科技大學R座6樓舉行。基於沈建築師二十多年的實踐,始終強調設計的公共性與生態性,倡導一種由內及外的建築設計方法。他明確提出,我們不應滿足於僅做表面化的“技術裝修”式“綠色”設計,而應致力於讓綠色思維深度影響建築的空間構成與形態塑造。其核心目標是:在實現建築低能耗的同時,塑造卓越的品質,並顯著增強使用者對環境的感知與體驗。沈馳將這一理念稱為“綠色設計的空間策略”。該策略要求建築誠實面對氣候與環境,尤其在針對中國嶺南地區的設計中,他積極探討“氣候塑形”的實踐路徑。沈馳認為,平凡項目和日常項目的品質是城市生活品質的基石,這類項目值得被投入更多的關注與深度反思。他結合自身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豐富設計實踐與思考,特別聚焦於“適應氣候”與“泛文化”這兩個關鍵視角,深入探討如何有效提升每一個平凡項目的品質內涵與價值。


2025年3月29日

新城A區面積達1.38平方公里,是澳門新城區中最大的填海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年)》中是規劃分區東區-2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土地用途為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及居住區,打造成為完善民生配套及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濱海城市新門戶。該區的建設將代表澳門城市景觀的重大發展。因應該區已有多項公共建築落成或即將落成,澳門建築師協會非常榮幸得到公共建設局的大力支持,組織會員及業界進行「城市演變:新城A區(東區-2)公共建築考察」。公共建設局林煒浩局長首先介紹了整體新城A區規劃和建設狀況,現時主要集中在新城A區的北半部進行建設,南半部尚有待開發,林局長表示在該局所開展的新城A區項目中,粗略統計有二十多位本地建築師參與其中,故此鼓勵建築師們繼續發揮所長,為澳門的新城區建設貢獻力量。隨後眾人在公建局的安排下參觀考察了多幢已落成或即將落成的項目,包括A2地段、B9地段及B10地段的公共房屋項目,並分別由相關項目的建築師雅爾高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陳浩軍、利寶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利安豪和巴馬丹拿 (澳門) 有限公司黃中原 於現場進行講解和分享。過程中,出席的澳門建築師協會和業界除了解相關建設項目的技術指標、最新工程技法外,還共同積極探討新城A區以致澳門未來公共建築設計發展。出席是次考察的政府官員還有公建局張嘉倫處長和房屋局郭杰平處長。


2025年1月10日

由澳門建築師協會與澳門金屬結構協會共同合辦,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專業工程管理人協會協辦「當代建築工程設計與應用技術的變革:創新與挑戰國際研討會」。這次的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建築行業相關的許多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和高校師生參與。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長蔡韻璇、澳門金屬結構協會理事長何志堅,以及澳門專業工程管理人協會會長梁國華分別致辭寄語研討會成功舉行。研討會提供了豐富的議題和精彩的演講,涵蓋了當前建築設計與技術的最新趨勢。會議由國內外重量級專家主講,主題涵蓋:新人文主義——走向人機協作的智慧設計與建造;韌性建築——當未來遇見歷史;建築的「技」與「藝」——在城市的實踐;複雜幕牆設計及智能製造及超級玻璃創新的挑戰;智慧建造科技創新前沿;澳門建築施工及監測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各嘉賓結合不同地域、不同維度的優秀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講解,共同探討當前建築工程設計與應用技術的熱點問題,幫助本地工程人員把握行業現時最佳實踐,以新的技術和方法,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環境挑戰。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了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精神。


2025年1月8日

黑沙環新填海區P地段暫住房及置換房項目是位於澳門半島黑沙環東方明珠的一個大型綜合住宅項目,同時是澳門首個暫住房及置換房項目,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批准跟進批給方式交予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由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黑沙環新填海區P地段暫住房及置換房實地參觀」,澳門建築師協會組織會員參觀這個項目,其目的為讓社會各界更好了解P地段項目的整體規劃以及項目成果,其中活動包括講解P地段整體規劃,置換房及暫住房的建築規劃簡介、住宅單位參觀介紹、分享交流會等。